官方熱線
400-999-2278
2022年12月2日上午,由全國各商業保理協會聯合主辦的2022第四屆國際保理和供應鏈金融大會系列活動“2022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十周年座談會暨商業保理綠色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偉受邀主持座談會并發表演講。
尊敬的各位保理同仁,大家好:我是商業保理專委會秘書長李偉,很高興在線上主持今天的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十周年座談會。2022年,商業保理試點滿十周年。經過十年的發展,商業保理行業由小到大,成績斐然,各界人士都認為,對于商業保理行業的成就、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走向,都值得好好地總結和分析。參加今天座談會的嘉賓很多,有各地協會的會長、秘書長,有商業保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老總,有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等等。論壇嘉賓將圍繞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十周年經驗總結及展望、商業保理企業合規經營與規范發展、國內雙保理業務合作與發展、商業保理企業如何做好風險防范、商業保理行業協會重要作用及成就總結等議題展開。相信嘉賓們的討論,會帶給大家豐富多彩的回顧、分析、論斷和展望,也必將從此拉開商業保理未來十年蓬勃發展的序幕。
首先,我也談談我個人對于保理試點十年的一點看法。
令人鼓舞的保理成就
第一,商業保理行業為主推動保理立法的進程。保理合同成為有名合同寫入《民法典》,為行業生存、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尤其是《民法典》保理合同章對保理的定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保理合同是應收賬款債權人將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資金融通、應收賬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賬款債務人付款擔保等服務的合同?!睉召~款債權人可以將現有的或將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人,這意味未來應收賬款敘作保理具有合法性基礎。同時,也為銀行保理解禁未來應收賬款限制,提供了法律依據。第二,商業保理行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成為業務創新的原動力。不管是科技應用、模式創新、國際保理以及保理領域拓展,商業保理行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創新出e信類,具有“拆轉融”特色的信用和債權憑證流轉模式,為供應鏈金融平臺的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后來被銀行廣泛采用,也促進了供應鏈票據、應收賬款票據化和票據數字化的發展。第三,商業保理業務量持續增長。即使是在銀行保理業務量下降的情況下,仍使中國保理的業務量在全球多年來保持第一位,商業保理行業功不可沒。第四,商業保理行業標準化進程加快。多項團體標準已經推出,同時行業試點的工作也已經啟動。通過標準的推出和試點的啟動,有利地促進保理業務規范化、科學化,也提升保理企業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一些地方,如上海和廣東,也已開始制定商業保理相關的地方性標準。第五,商業保理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行業協會通過專業化培訓,強化了自身造血功能,培養了大量人才,同時吸引了很多的相關行業人才加入我們商業保理行業當中。專委會有NFCC、有線上熱點面對面;廣東深圳有英才班,有與高校聯合辦學;天津、江蘇等地協會也搞了許多線上或線下的培訓。第六,商業保理行業經歷了孕育期、初創期、成長期,正逐步走向成熟期,每一個過程都亮點紛呈、值得回味。到現在,商業保理市場認知度不斷提高,保險理賠、保健理療、保姆護理這樣的笑話已不多見。保理已經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市場供給的一個重要補充。第七,商業保理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不斷提高。從來沒有造成過任何系統性風險。第八,商業保理很好的嵌入甚至重塑了供應鏈和產業鏈。成為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當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第九,行業協會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各行業協會在改善營商環境、補齊發展短板、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等方面勇于擔當、服務到位、有所作為。
充分認識保理的短板
一、保理市場認知度還不夠高了解并應用商業保理盤活應收賬款,解決融資問題的企業還不夠多;完整充分理解商業保理業務的法律人士也不夠多,同類案件不同裁決的情況依然存在;高層領導,特別是國家領導人還沒有直接關注到商業保理行業;仍有一些人士對保理業務存在質疑;監管機構,在政策把握上還不能充分體現行業發展需求。
二、保理市場滲透率與歐洲相比仍有差距保理全球平均滲透率約2021年3.91%,2020年4.24%;歐洲保理滲透率超過10%;中國2021GDP114萬億,保理業務總量3.55(銀行)+2.02(商業保理)=5.57萬億,保理滲透率4.88%。規上企業應收賬款18.87萬億,缺口仍很大。
三、保理服務功能單一保理業務仍然以融資性保理為主,未能充分發揮出作為綜合性金融服務產品的全部功能。國際保理業務比重過低。
未來十年展望
一、未來十年,也就是后疫情時代,是保理大發展之時。
根據100年來的國際經驗,經濟危機之后,保理也都會大發展。不管上世紀30年代初的大蕭條,還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保理都加速發展。2009-2019全球保理復合增長率9%。新冠疫情爆發之后,2021年全球保理業務量增長12.6%,是二十多年來首次出現兩位數增長。2022年上半年,歐洲保理實現了20%的增長;FCI的EDIfactoring平臺數據,國際保理增長達到33%;中國(銀行)保理業務量更為驚人,增長了101%。
二、保理業務,銀行為主商業保理繼續保持增長;政策更有利于銀行保理,加之銀行做保理的積極性提高以及其自身的天然優勢,銀行保理增速高于商業保理。
三、國內保理為主,但國際保理增速更快2021銀行保理,國內業務占比為91.39%,增長44.44%;國際保理業務占比僅為8.61%,增長32.52%。商業保理主要是國內保理,國際保理尚未真正起步。銀行的國際保理業務將加速增長(2022年上半年增長101%);商業保理借助出口信保,開始發力國際保理業務;國際保理會成為保理新的增長點。
四、面臨替代性風險,但生存空間仍很大供應鏈票據、數字化票據、應收賬款數字化等對保理的替代性效應越來越顯現。鑒于不斷增長的應收賬款規模,保理,特別是商業保理靈活、高效、適合中小的優勢,使保理發展空間仍很大。
五、合作保理漸成趨勢新的監管條例等金融政策影響下,保理合作越來越被接受。合作不僅是商業保理公司之間,也包括銀行與商業保理之間的合作。“國內雙保理”一詞會越來越熱。保理銀行會不會出現?保理聯盟會不會出現?大家拭目以待。